学习、非正式学习

【www.ahwmw.com--学习材料】

 

学习、非正式学习

非正式学习(Informal Learning)是学习研究中的热点之一。想想很不奇怪,就象Downes描述的:“Learning is instead thought of as a part of living, of work, of play”,学习时刻与我们相伴左右,无处不在,当然是“非正式”的了,离了这个,那还叫学习吗?国外非正式学习研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Jay Cross,也就是发明E-Learning这个词的白发老头儿,写着一个同名的blog,新近还出了本同名的书(可以在这里下载一章看看)。不过,这些都是在国外。国内,看来看去,网络空间只看到一个家伙顽固地坚持喊着非正式学习的口号,一直在这个领域死扣着,这个家伙就是Tom(汤富源),我称他国内“非正式学习blogger第一人”,或者更“显赫”一点“中国的Jay Cross”,嘿嘿,后者被他很客气地毫不客气拒绝:-)  只好预祝Tom尽快成为中国这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实践专家吧。

我的祝福还真是完全有可能。拜托互联网及Web2.0,现在我们可以随时追踪国外最新的研究实践发展,世界的确是平的,零时差。只要跟踪一段时间国外的教育及学习研究,就一定会发现,国内外我们大家思考和关注的很多东西是一样的(这才符合教育学习的本质),只是在各自的背景下,我们的努力各有特色。就拿我们现在实践和思考的学习研究来说,很多地方和国外是完全同步的,甚至超出了国外的实践。如:

学习者--非正式学习的重点在于PLE的营造,也就是个人对自身学习环境的创建和掌握能力(我、曲元周),作为成长的个体,需要尽早意识到这个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,尽快自主成长起来。尽早成功建立一个有弹性的PLE架构,就意味着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、各种你无法预测的偶然性新环境。

1、个人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,包括基本学习技能的掌握;

2、PLE的营造,这个是学习的核心,可大可小,人的差异也就在此;

3、最重要的学习环境是网络化(特别是结合了互联网络的)学习环境,这个网络是知识的网络,更是人的网络,也就是社会性网络(SocialNetwork)。

教育者--由于学习者面临的学习常态是非正式学习,因此,教育者的身份必须转换。非正式学习就如同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五颜六色,多姿多彩,并且,变化多端,因此,教育者安身立命的基础,变成了强有力的应变能力。教育者需要引导学习者掌握个人成长中的一些核心能力,如自主学习能力,这个过程更象是教练、辅导、顾问,而不是教授,教育者需要陪同学习者在体验中培养出这些能力。

1、教育者首先是个学习者,终身学习者,有丰富的学习体验;

2、要善于建立自身的动态PLE,这个环境比较强大,对学习者的PLE建立会产生重大帮助,会有交错,并互动增益;

3、教育者的元能力是学习社区的营建能力,社区将是未来教育中最核心的单位之一,相当于过去的班级,不一样的是,社区的维护,需要另外一套非常不一样的技巧;

4、教育者同样需要专业技能高效传授的能力,越是多样化专业化的时代,专业技能的高效传递能力,越受到重视。

机构组织--教育的机构,本不应该象今天这样,人是不一样的个体,为什么要实施同样的教育?从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出发,教育机构组织必须成为灵活的有机体,基本型态是一个动态流动的环境,也可以看成有许许多多环构成的一个环的集合,每一个环代表着一个规模不等的PLE。因此:

1、教育机构组织的本质特点是变化,自身的组织形式动态流动,因应学习者、教育者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;

2、基本形式是环境化,机构组织内的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系统思维能力,能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任何一件工作,都是在搭建学习的环境(PLE,环);

3、高效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力,是机构组织的重要教育竞争能力,它们需要提供出多样化的高效能训练环境,供学习者挑选。

制度--适应真正学习的教育制度,很不容易创建。首先是因为旧有制度的惯性,其次,制度的完善,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积极发展外,还包括对许多负面因素的制约。制度的制订者,也必须重视后者。无论如何,这一点是能够肯定的,制度需要开放、需要动态调整。好与坏制度的根本区别,在于其内核是否开放。    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一个个人学习环境(PLE)构建方法    

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ahwmw.com/fanwenxiezuo/62160/

《学习、非正式学习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
文档为doc格式